撰文/李雪
在当今社会,近视问题愈发严峻,已然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公共卫生议题。无论是天真烂漫的孩童,还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甚至是忙碌奔波的成年人,都有可能受到近视的困扰。如何有效防控近视,守护清晰的视界,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这不仅需要我们从日常习惯入手,培养健康的用眼方式,也需要借助高科技手段,为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良好的日常习惯是近视防控的基石。首先,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至关重要。在读书写字时,要做到“三个一”:身体离书桌一拳远,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远。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弯腰驼背、趴在桌上,导致眼睛距离书本过近,长时间下来,极易引发近视。家长和老师应时刻提醒孩子保持正确姿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合理控制用眼时间同样不容忽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睛疲劳不堪,增加近视风险。建议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休息10~15分钟,可以眺望远处、看看绿植,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如今,电子设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孩子接触手机、电脑、电视的机会增多。过度使用电子设备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严格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天不宜超过2小时。
户外活动也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阳光能够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有助于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尽情地在阳光下奔跑、玩耍,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保护眼睛。此外,均衡的饮食对眼睛健康也起着关键作用。多吃富含维生素A、C、E以及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系列高科技手段为近视防控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角膜塑形镜(OK镜)就是其中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它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晚上睡觉时佩戴,通过对角膜的物理塑形作用,改变角膜表面的形态,暂时降低近视度数,白天无须戴镜就能拥有清晰视力。同时,OK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眼轴增长,减缓近视发展速度,尤其适用于青少年近视患者。不过,佩戴OK镜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眼部卫生,定期复查,以确保使用安全有效。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也是近年来近视防控的热门产品。阿托品是一种抗胆碱药物,研究发现,低浓度(0.01%)阿托品滴眼液可以放松眼睛的睫状肌,缓解眼睛疲劳,抑制眼轴增长,从而达到控制近视进展的目的。与高浓度阿托品相比,低浓度阿托品副作用相对较小,安全性更高,但仍需在医生的监测下使用,因为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畏光、视近模糊等不良反应。
智能穿戴设备也在近视防控领域崭露头角。一些智能眼镜内置了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孩子的用眼习惯,如用眼时间、眨眼频率、坐姿等,并通过手机App反馈给家长。当孩子出现不良用眼行为时,智能眼镜会及时发出提醒,帮助孩子纠正错误习惯。此外,还有一些智能护眼灯,能够模拟自然光线,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用眼环境,减少眼睛疲劳。
除了上述方法,眼科医疗技术的进步也为近视防控提供了更多选择。例如,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可以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来矫正近视,适用于年满18周岁、近视度数稳定的成年人。而对于一些高度近视或超高度近视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近视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将日常习惯与高科技手段有机结合。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时合理运用高科技产品和医疗技术,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防控近视,让我们和下一代都能拥有明亮清晰的世界。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