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黄普好
“为什么吃得不多,体重却一直在增加?”“节食、运动都试过了,体重就是降不下来?”这些问题困扰着无数人,很多人把体重管理的难题归结于饮食不当、运动不足,但真正的答案可能比想象的复杂得多。内分泌系统和代谢功能的异常,可能是影响体重变化的重要因素。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消耗、脂肪储存和食欲。如果某些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减肥困难或容易反弹。那么,哪些激素影响体重?代谢如何影响能量平衡?面对体重失控,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管理?
内分泌如何影响体重?关键激素解析
甲状腺激素:掌控基础代谢
甲状腺激素(T3、T4)由甲状腺分泌,主要调控基础代谢率,即身体在静息状态下消耗的能量。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代谢率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体重变化。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基础代谢率降低,导致体重增加、乏力、怕冷、皮肤干燥等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过快、体重下降、心悸、焦虑、多汗等表现。
胰岛素:调节血糖与脂肪储存
胰岛素由胰腺分泌,负责将血糖运送到细胞供能,并调节脂肪储存。如果胰岛素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糖代谢紊乱,影响体重管理。
胰岛素抵抗: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血糖升高,促使脂肪积累、体重增加,甚至发展为2型糖尿病。
过量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甜点、白米饭)会引发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血糖波动,影响食欲和体重。
皮质醇:压力与脂肪堆积的关联
皮质醇是压力激素,由肾上腺分泌,在应对压力时起关键作用。然而,长期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影响体重。慢性压力会促使身体储存脂肪,特别是在腹部。皮质醇升高会增加食欲,使人更倾向于摄入高热量、高糖食物,导致体重上升。
瘦素与饥饿素:控制食欲的关键
瘦素由脂肪细胞分泌,作用是抑制食欲,告诉大脑“吃饱了”。瘦素抵抗会使大脑无法正确感知饱腹感,导致持续进食。
饥饿素由胃分泌,作用是刺激食欲,告诉大脑“该吃饭了”。当睡眠不足或压力过大时,饥饿素水平升高,使人容易产生暴饮暴食的冲动。
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发胖?代谢的秘密
基础代谢率(BMR):BMR决定了人体在静息状态下的能量消耗。肌肉含量越高,BMR越高,意味着即使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也能消耗更多热量。因此,肌肉较少的人往往比肌肉多的人更容易发胖。
代谢适应:长期节食或低热量饮食可能导致代谢适应,即身体降低代谢率以适应低能量状态,使减肥变得更加困难。当恢复正常饮食时,体重容易迅速反弹。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肌肉质量减少,代谢率下降,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因此,中年以后更容易发胖,尤其是如果没有进行力量训练。
如何科学管理体重,让代谢恢复正常?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糙米、燕麦、全谷物,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鱼肉、鸡肉、豆制品),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提高代谢率;减少精制糖和高脂肪食物,防止脂肪堆积。
适量运动,提升代谢:力量训练能增加肌肉含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长期控制体重;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行、游泳)可促进脂肪燃烧,但不应过量,以免皮质醇升高;饭后散步能帮助血糖稳定,减少胰岛素波动。
改善睡眠,调节激素平衡:每天睡7~9小时,避免熬夜,否则会影响瘦素和饥饿素的平衡;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褪黑素的干扰,提高睡眠质量。
管理压力,减少皮质醇水平:学会减压,如冥想、瑜伽、深呼吸训练,有助于控制皮质醇分泌;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神经系统过度刺激。
定期检查内分泌健康:关注甲状腺功能(TSH、T3、T4),排除甲减或甲亢的影响;监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防止代谢紊乱。
体重管理不仅仅是“少吃多动”那么简单,内分泌和代谢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如果你发现体重难以控制、代谢变慢、食欲异常或容易疲劳,可能需要关注内分泌健康。通过合理饮食、科学运动、规律作息和压力管理,可以优化激素平衡,提高代谢效率,让体重管理变得更轻松有效。了解身体的信号,调节代谢节奏,才能真正掌控健康和体重!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