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揭秘高度近视眼:潜藏的危险因素与早期预警
2025-01-2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827

撰文/李丽

近视,在现代社会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成人中也有大量人群佩戴眼镜。许多人对近视的理解还停留在“看不清戴个眼镜”的层面,但你知道吗?近视并不都是一样的,高度近视甚至可能威胁视力,带来不可逆的眼底病变。当近视度数超过600度时,我们称之为“高度近视”。这并不仅仅意味着镜片更厚,而是可能隐藏着多种眼部并发症的风险。

什么是高度近视?

在医学上,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就被定义为高度近视。部分人甚至发展到800度、1000度以上,进入“超高度近视”范围。

高度近视的本质,是眼轴异常增长。正常眼轴长度为22~24毫米,而高度近视者常超过26毫米,严重者甚至达到30毫米。眼轴的拉长会导致眼球结构的改变,尤其是眼底组织(如视网膜、脉络膜)被拉薄,变得脆弱,从而埋下各种并发症隐患。

高度近视的潜在危险因素有哪些?

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眼轴拉长会导致视网膜变薄、张力增大,容易出现裂孔,一旦液体进入裂孔,便可能导致视网膜从眼球壁上剥离。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失明。高度近视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0倍以上。

黄斑病变:黄斑是视力最敏感的区域,高度近视可引起黄斑裂孔、出血、萎缩等问题,表现为中心视力模糊、变形、暗点等症状,严重影响看书、看手机、驾驶等日常生活。

玻璃体混浊与飞蚊症:眼球内部充满的凝胶状物质叫玻璃体,眼轴拉长会导致其结构变化,出现混浊、液化,产生飞蚊症状。如果飞蚊突然增加或伴有闪光感,应及时就诊,排除视网膜撕裂可能。

青光眼风险升高:高度近视患者眼压波动较大,加上眼结构异常,发生开角型或闭角型青光眼的概率提高。青光眼初期无症状,一旦发生视神经损伤则不可逆,是造成失明的“隐形杀手”。

白内障提前发生:相比普通人,高度近视者更易在中青年阶段就出现晶状体混浊,导致视物模糊、夜间眩光等问题。手术治疗白内障时,也因眼轴异常增加操作难度与并发症风险。

为什么高度近视越来越多?

高度近视的成因并非单一,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一方面,遗传因素明显,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子女患高度近视的风险成倍增加。另一方面,近距离用眼过度和户外活动不足是现代社会高发的核心原因。长时间看书、使用手机、电脑,缺乏自然光照刺激,会让眼球调节机制紊乱,眼轴增长加快,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更为显著。近年来电子产品使用普及、课业压力加重,使得儿童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

高度近视有什么早期预警信号?

突然出现大量黑影、飞蚊或闪光感,提示玻璃体或视网膜异常;看东西中心有暗点或变形,可能与黄斑有关;视力短期内明显下降,无法通过换镜改善,提示可能发生眼底病变;眼睛胀痛、虹视、视野缺失,警惕青光眼。儿童若出现持续性眯眼、歪头看物、频繁揉眼、视力下降速度过快等,也应警惕是否为快速进展性近视。

高度近视人群需要怎样管理和预防?

定期眼底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评估视网膜、黄斑区、视神经情况。医生可通过眼底镜、OCT、眼轴测量等方式,及时发现异常。

避免剧烈运动与外伤:高度近视者应避免跳水、拳击、蹦床等头部震动大的运动,以减少视网膜撕裂风险。

配镜规范,慎重选择手术: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验光配镜,镜片度数准确、材料安全。对于高度近视者不建议盲目接受屈光手术(如全飞秒、ICL植入),应充分评估眼底情况、角膜厚度等指标。

关注青少年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尤为关键。建议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书本与眼睛保持33厘米以上距离,避免躺着或车上看书。若确诊为快速进展性近视,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或角膜塑形镜进行干预。

很多人觉得“戴眼镜不就是不方便一点”,但对于高度近视者来说,远不只是视力问题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全眼结构参与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长期可能损害视功能,甚至失明。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已经是高度近视人群,不要掉以轻心。早监测、早干预、早管理,是保护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如果你还处在低度或中度近视阶段,现在就开始重视眼健康,也许就能避免未来的“视界危机”。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前海人寿广西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7年底北京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