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曾玲
当心脏这架精密的“生命泵”出现不适时,心脏超声(又称心脏彩超)就像一位“透视眼”医生,能实时捕捉心脏跳动的每个细节。面对报告上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患者往往一头雾水。本文将以“心脏解剖-功能评估-异常信号”为线索,为您搭建解读心脏超声报告的思维导图。
一、心脏结构篇:认识心脏的“四居室”
1. 心腔尺寸
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正常值男性<55mm,女性<50mm。评估左心室大小,增大可能提示扩张型心肌病或容量负荷过重。
IVSd(室间隔厚度):正常值8~12mm。超过15mm需警惕肥厚型心肌病。
2. 瓣膜形态
二尖瓣(左房室瓣):正常呈“M形”双峰曲线。
异常信号:SAM现象(收缩期前向运动)提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主动脉瓣:三叶式结构,开放呈“Y形”。
关键指标:AV Vmax(主动脉瓣血流峰值速度)>4m/s提示重度狭窄。
3. 心房大小
LA(左房前后径):正常值男性<40mm,女性<38mm。
临床关联:左房扩大常与房颤、二尖瓣病变互为因果。
4. 特殊结构
心包腔:正常可见少量液性暗区(<5mm)。
警示:积液量>20mm需紧急处理,可能引发心脏压塞。
二、功能评估篇:解码心脏的“泵血密码”
1. 收缩功能核心指标
EF值(射血分数):正常值≥55%。
阶梯式解读:40%~54%,轻度下降(需关注心衰风险);30%~39%,中度下降(活动明显受限);<30%,重度下降(需心脏移植评估)。
FS值(短轴缩短率):正常值>25%。
补充价值:与EF值联合评估,提高诊断准确性。
2. 舒张功能评估
E/A比值(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比):正常值1~2。
异常提示:E/A>2,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常见于高血压心脏病);E/A<1,左室顺应性下降(见于限制性心肌病)。
3. 心室同步性
TDI(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测室间隔与左室侧壁运动延迟。
临床意义:延迟>60ms提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应证。
三、血流动力学篇:捕捉异常的“涡流信号”
1. 瓣膜反流评估
反流面积法:轻度,<4cm²;中度,4~8cm²;重度,>8cm²。
反流束长度:主动脉瓣反流,束长>2.5cm提示中重度反流。
2. 跨瓣压差计算
简化伯努利方程:ΔP=4V²(V为血流峰值速度)。
实例分析:肺动脉瓣Vmax=4.5m/s → 肺动脉高压(ΔP≈81mmHg)。
3. 分流速度鉴别
房间隔缺损(ASD):分流速度通常<1.5m/s(右向左分流时速度加快)。
室间隔缺损(VSD):收缩期左向右分流速度常>4m/s。
四、异常信号解读:警惕这些“危险标志”
1. 室壁运动异常
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缺血或梗死。
矛盾运动:室壁瘤特征性表现,需紧急手术评估。
2. 血栓影像
左心耳血栓:表现为不均质回声团块,CHADS₂评分≥2分需抗凝治疗。
心室附壁血栓:多见于心肌梗死后的心尖部,脱落风险高。
3. 先天性畸形
法洛四联症:超声可见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厚。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主动脉与肺动脉呈平行关系,而非正常交叉。
五、报告结论解码:医患沟通的关键
1. 结构异常类
二尖瓣脱垂(轻-中度反流):需定期随访,重度反流需手术干预。
主动脉窦瘤破裂:紧急手术指征,常伴突发胸痛。
2. 功能评估类
EF 35%:左室收缩功能降低:需启动心衰标准化治疗。
E/e'>14:左室充盈压升高:提示舒张性心衰可能。
3. 综合诊断类
扩张型心肌病改变:需排除病毒性心肌炎等继发因素。
心脏淀粉样变性可能:需结合心肌活检确诊。
六、患者的阅读指南
三看原则:看结论,优先关注报告最后的综合诊断;看数值,对照正常值范围理解偏差程度;看建议,遵循医嘱定期随访或进一步检查。
避免误区:单次指标异常≠确诊疾病;超声报告需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等综合解读。
特殊人群注意:运动员,静息EF值可能偏低(需负荷超声评估);孕妇,妊娠中晚期心腔扩大属生理改变。
心脏超声报告就像心脏的“体检成绩单”,每个指标都在讲述心脏的工作状态。掌握这些解读密码,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共同参与治疗决策。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