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黄若珏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多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等导致。在胆固醇大量聚集并在人体冠状动脉壁上凝聚成斑块后,则代表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斑块形成后如果破裂,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栓会让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影响心脏血流量正常供应,最终诱发严重心脏健康问题。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病理表现是心肌组织缺血,多数患者会因疾病发生胸闷、呼吸困难、胸痛以及乏力等多种不适症状。尽早确诊冠心病,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有效控制冠心病病情的有效措施。但早期治疗冠心病的前提是准确鉴别诊断,心脏彩超是现今推崇的检查方式,我们简单聊一聊心脏彩超。
1.心脏彩超是什么?
心脏彩超主要指心脏组织的彩色B超,这是一种十分常见且典型的心脏检查手段。通过进行心脏彩超,可辅助临床了解受检者的心脏形态与心脏功能。
心脏形态是指心脏的外观形态以及体积大小等,实施心脏彩超可发现患者心脏是否出现增大,心室、心腔、心房是否扩大,心肌组织是否发生肥厚,室间隔是否增厚,左心室后壁是否增厚,心肌组织中某一块是否特别厚、是否鼓出来或发生其他变化,心脏瓣膜是否健康完整等,这些变化均可通过心脏彩超识别。
心脏功能是指心脏的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实施心脏彩超可对心脏功能进行全面观察,结合心脏组织是否不停地舒张与收缩,分析心脏持续不停地将血液泵出去;实施心脏彩超可充分了解受检者心脏射血情况、舒张情况、收缩情况,可准确客观评价心脏泵血功能、舒张功能。结合心脏彩超,可对心脏形态、心脏功能实施综合科学判断,有利于临床尽早识别心脏功能性变化,确诊心脏相关疾病。
2.心脏彩超可以诊断冠心病吗?
现今心脏彩超在心血管领域广泛应用,可辅助临床诊断多种疾病,不同疾病的鉴别诊断结果存在差异。很多人提出问题:“怀疑发生冠心病,通过心脏彩超,可以确诊吗?”答:“多数冠心病患者在配合临床进行心脏彩超后,都可得到确诊,不仅可识别冠心病的存在,还可综合评价患者的心脏变化,分析患者在发生冠心病后,是否发生其他心脏形态以及心脏功能相关性改变,可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
为综合评价心脏彩超的诊断价值,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心脏彩超在冠心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状动脉闭塞所致某一区域缺血缺氧所致病变。实施心脏彩超可清晰显示患者心肌组织区域的供血情况,充分展现患者的心肌缺血部位以及心肌缺血面积等,辅助临床下达准确诊断结果,分析是否发生冠心病。心脏彩超可辅助临床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以及心脏射血功能,观察是否发生心包积液等问题。既然心脏彩超有这么多优势,那么心脏彩超是冠心病的金标准诊断方法吗?答:不是。心脏彩超可以作为冠心病首选诊断方法,也是一种安全、便捷、经济实惠的检查方法,可重复性较好,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好。但部分冠心病进行心脏彩超诊断,也会误诊或漏诊。在冠心病患者处于心绞痛这一状态时,此时患者单纯进行心脏彩超诊断,有一定概率无法准确诊断出冠心病。但也有例外,比如冠心病患者心脏彩超诊断期间赶上心绞痛发作,此时患者通过心脏彩超可发现不规则收缩心肌组织,临床医师可结合图像与患者表现下达冠心病这一诊断结果。但会在心脏彩超检查期间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并不多,所以部分以心绞痛为唯一症状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彩超,难以保证诊断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若冠心病患者已经发生心肌梗死,实施心脏彩超诊断,无疑可辅助临床下达准确的冠心病诊断结果。心肌梗死发生后,不管是处于急性期还是处于恢复期,都可在心脏彩超图像见到相应的病理变化。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实施心脏彩超检查,可显示心肌梗死部位的室壁运动异常,表现为该区域的运动减弱或缺失。以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例,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可见相应心肌梗死部位有回声增强表现、心功能下降表现等。所以,若患者是存在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彩超诊断,多可下达准确诊断结果。
3.小结
心脏彩超不能作为冠心病的金标准诊断方法,但可在识别冠心病中发挥显著作用。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