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吴晓莉
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排行榜前5名中,有4个是消化系统肿瘤,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肠癌发病率增长显著,且有年轻化趋势。许多人可能会进行常规体检,如抽血、B超、心电图、CT、磁共振等,一般重视肺部、肝脏的体检,觉得自己胃肠很好,能吃能喝,不痛不胀,消化道应该没什么毛病,不需要做胃肠道检查,胃肠道体检往往容易被忽略。有些人觉得胃肠镜检查较复杂,较难接受,谈“镜”色变,望“镜”生畏。殊不知,胃肠道不做胃肠镜检查,其漏诊概率非常大,很多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一、胃肠镜检查是什么?
胃肠镜检查即使用胃肠镜对胃肠道进行观察,包括胃镜、小肠镜、结肠镜、胶囊内镜。胃镜从口进入,可观察治疗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镜分别从口侧及肛侧进入,主要观察治疗小肠病变,结肠镜通过肛门进入肠道,可观察治疗回肠末端、结直肠。另外,还有胶囊内镜,吞服如同一颗药物一样大小的胶囊,即可观察整个胃肠道情况,但是,它不能治疗胃肠道病变。
二、为什么要做胃肠镜检查?
1.早期发现消化道肿瘤:胃肠镜检查能够放大观察胃肠道黏膜,帮助早期发现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早期癌症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通过胃肠镜检查可以在肿瘤较小、尚未癌变、尚未扩散时就被发现并治疗。
2.评估胃肠道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胃肠镜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这些症状的原因。部分人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存在胃糜烂、溃疡等问题,可以进行胃部幽门螺杆菌感染观察及活检培养。
3.监测已知病变:对于已经确诊为上消化道病变(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息肉、消化道出血)或下消化道病变(如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痔疮、胃肠癌术后)的患者,胃肠镜检查是必要的,以便监测病变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4.筛查高风险人群: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建议进行常规胃肠镜检查,以筛查潜在的病变。
5.内镜下微创治疗:一些消化道病变,如胃糜烂、胃肠道息肉、消化道出血、早期胃癌、痔疮等,可以通过胃肠镜下微创止血、切除等治疗达到治愈,或者内镜下异物取出等,可避免创伤大、费用高的外科手术。
三、胃肠镜检查有无痛苦?
胃肠镜检查分为普通胃肠镜检查和无痛胃肠镜检查。前者即不麻醉状态下进行胃肠镜检查,部分患者操作过程中感觉恶心欲呕、腹胀痛感。后者为麻醉胃肠镜检查,全身麻醉状态下胃肠镜,一般可通过静脉麻醉下,或者已进入麻醉状态,无意识,无痛,操作者再进行胃肠镜检查,操作完后5~10分钟患者才清醒过来,有些患者感觉刚才如同做了一个美梦般,苏醒后有些患者可能由于麻醉药物未完全代谢而觉得头晕、恶心欲呕,稍后一般即可缓解。
四、哪些人不建议做胃肠镜检查
女性月经期尽量避免胃肠镜检查,有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脑疾患)、服用抗凝药物等需提前告知麻醉医师及手术操作医师。
①严重心肺疾患,如严重心律紊乱、心肌梗塞活动期、重度心力衰竭及哮喘、呼吸衰竭不能平卧者,无法耐受内镜检查。②怀疑有休克,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③患有精神疾病或无法配合检查的患者(必要时行无痛胃镜检查)。④急性重症咽喉疾患内镜不能插入者。⑤食管、胃急性腐蚀性炎症患者。⑥明显的胸腹主动脉瘤、脑卒中(现出血和梗塞急性期)患者。⑦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⑧烈性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等)者。
五、胃肠镜检查前怎么准备?
胃肠镜检查前一般禁食禁水4~8小时,肠镜检查前2~3天尽量少渣饮食,避免进食干饭、青菜、难消化食物、有籽食物(如百香果、西瓜、瓜子、芝麻等),肠镜检查前12~24小时需服用导泻药清洁肠道(糖尿病患者需选用无糖配方导泻药),如长期便秘者,需提前2~3天做清洁肠道准备,服用泻药期间不能进食,可饮用一些葡萄糖水、蜂蜜水、无色电解质饮料避免低血糖。
六、胃肠镜检查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麻醉苏醒后一般1~2小时即可饮水进食,若胃肠镜术中有进行特殊操作,如息肉切除治疗等,具体进食时间及进食种类依据胃肠镜手术操作而定,术后进食情况详细咨询手术操作医师。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