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产后恢复与调理指南
2025-02-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万

撰文/陈伟博

产后恢复不仅是女性身体的恢复,更是心理的调适,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女性经过十月怀胎和分娩,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产后的科学调理和恢复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女性尽快恢复到孕前状态,还能提升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饮食调理

1.营养均衡:产后饮食应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为主,确保新妈妈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推荐食用鱼类、瘦肉、鸡蛋、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适当摄入全谷类食品、薯类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提供能量。

2.避免刺激性食物: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乳汁分泌,应尽量避免。

3.汤水促进乳汁分泌:适量补充汤水,如乌鸡汤、鲫鱼汤等,有助于乳汁分泌。

4.药物调理:身体特别虚弱或有明显贫血的新妈妈,可遵医嘱口服补铁口服液或中药来进行调理,改善产后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二、适度运动

1.循序渐进:产后运动应从轻柔的散步或瑜伽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子宫脱垂或伤口撕裂。

2.具体运动形式:深呼吸运动有助于内脏得到适当的运动;腿部提升运动能够加强腹直肌和大腿肌肉的力量;肛门收缩运动和肛提肌收缩运动则有助于锻炼和恢复盆底肌肉功能。

3.运动时间与强度:运动时间应逐渐增加,从每次几分钟开始,逐渐延长到20~30分钟。运动强度也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4.专业指导:在开始运动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充足休息

1.合理安排作息:新妈妈尽量与婴儿同步休息,白天可适当补觉,减少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

2.改善睡眠环境:确保休息环境安静、舒适,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工具来改善睡眠环境。

四、个人卫生

1.清洁干燥:产后新妈妈们应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洗澡时选择淋浴方式,避免盆浴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2.伤口护理:如果新妈妈是剖宫产或者有会阴切开,需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护理,避免感染。

五、情绪调节

1.与家人沟通: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2.听音乐或冥想: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提升心情。

六、盆底康复

1.早期干预:产后42天至1年内是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越早进行康复效果越好。

2.个性化方案:根据盆底肌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型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凯格尔运动、电刺激疗法等。

3.持之以恒:盆底康复需要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建议新妈妈们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并定期复查评估康复效果。

七、腹直肌修复

1.避免过度锻炼:注意避免过度锻炼导致腹直肌进一步分离。

2.结合其他方法:腹直肌修复可以结合电刺激疗法、手法修复等方法进行,以提高修复效果。

八、定期复查

1.检查时间:通常建议新妈妈在产后6周进行第一次复查,之后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定期检查。

2.检查内容:医生会评估子宫复旧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以及乳汁分泌情况等。如发现问题,医生会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和指导。

九、其他注意事项

1.避免过早性生活:一般来说,产后6周后才可以恢复性生活,但具体时间还需要根据个人身体恢复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2.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还能促进新妈妈身体的恢复。通过宝宝的吸吮刺激乳头,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和恶露的排出。

结语

产后恢复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新妈妈们有足够的耐心,使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有效的心理调适,新妈妈们可以更快地恢复到孕前状态,重拾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新妈妈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推荐阅读
产后恢复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2025-01-13 北京科技报
产后恢复期间的营养补充与健康管理
2025-01-13 北京科技报
产后恢复怎么做?科学护理助力身体更快好起来
2024-12-16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