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邢大鹏
在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微创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超声介入作为一种先进的微创治疗手段,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一、超声介入技术的定义与原理
超声介入是在超声影像引导下,通过细小的穿刺针、导管等器械,对体内病变组织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微创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成像功能,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结构,为医生提供精准的定位信息,从而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将治疗器械直接送达病变部位,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操作。这种技术结合了超声诊断的实时性和微创治疗的精准性,实现了诊断与治疗的有机统一。
二、超声介入技术的优势
(一)微创性
超声介入治疗通常仅需通过皮肤穿刺一个小孔,无需进行传统手术中的大切口,因此对患者的创伤极小。这种微创性不仅减少了术后疼痛和感染的风险,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康复周期,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二)精准性
超声成像能够实时、动态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为医生提供清晰的病变部位图像。在超声引导下,医生可以精确地将治疗器械放置到目标位置,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三)安全性
超声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对人体组织无明显损害,可反复多次使用。与放射性成像技术相比,超声介入在治疗过程中避免了患者和医护人员暴露于辐射的风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四)适应证广泛
超声介入技术可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肝脏、肾脏、甲状腺、乳腺等器官的肿瘤、囊肿、脓肿等病变,以及一些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其广泛的适应证使其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三、超声介入技术的应用领域
(一)肿瘤治疗
超声介入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例如,对于肝脏肿瘤,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可通过高温消融肿瘤组织,达到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创伤更小。对于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可准确获取病理组织,为诊断提供依据。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还可通过热消融技术进行微创治疗,避免了传统手术切除甲状腺带来的功能损害和外观影响。
(二)囊肿治疗
超声介入是治疗囊肿的理想选择。对于肝囊肿、肾囊肿等,超声引导下的囊肿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可有效使囊肿缩小或消失,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这种微创治疗方式避免了传统手术切除囊肿可能带来的出血、感染等风险,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三)脓肿引流
在感染性疾病中,如肝脓肿、肾脓肿等,超声介入能够精准地引导穿刺针进入脓腔,进行脓液抽吸和引流管置入,有效排出脓液,缓解患者的症状,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愈合。与传统外科手术引流相比,超声介入引流创伤小、定位准确,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四)血管性疾病治疗
超声介入还可应用于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例如,超声引导下的血管穿刺可用于建立血管通路,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可靠的血管通路;超声引导下的血管内栓塞术可用于治疗某些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通过堵塞异常血管,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带来的大出血等风险。
四、超声介入技术的发展前景
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超声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超声成像技术分辨率和质量的显著提升,实现了更精确的操作。同时,新型介入治疗器械和方法,例如纳米刀、微波消融等,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和治疗效果。此外,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广泛推广,使得超声介入技术能够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五、结语
超声介入作为一种不开刀的微创治疗技术,凭借其微创性、精准性、安全性和广泛的适应证,在现代医学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它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也推动了医学技术向更加精准、微创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超声介入必将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