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高血压不是遗传决定的!如何科学控制血压,降低风险?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7459

撰文/黄艳兰

大众认知常常觉得高血压是家族遗传导致的,似乎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自己患病就成了“命中注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它绝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完全能够有效控制血压,降低患病风险。

一、打破“遗传宿命论”

不可否认,遗传因素确实会让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个体患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家族史者就一定会发病。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即使有家族遗传背景,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大大降低发病概率;相反,不良的生活习惯,即便没有家族病史,也可能引发高血压。

二、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mm汞柱,舒张压≥90mm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早期可能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疲劳等症状,长期高血压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健康。

三、影响血压的生活因素

1.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盐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钾能促进钠的排出,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当钾摄入不足时,钠的排出减少,血压就容易升高。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等富含钾元素。酒精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还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

2.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减缓,导致脂肪容易堆积。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正常体重者高出数倍。

3.精神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精神压力状态下,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进而升高血压。

四、科学控制血压的方法

1.健康饮食

减少盐的摄入: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咸鱼、咸肉、咸菜等高盐食品,同时注意减少烹饪过程中盐的使用量。

增加钾的摄入: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豆类、坚果、新鲜水果和蔬菜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钾,还富含其他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的摄入,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适量摄入鱼类,其中的ω-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2.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运动要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

3.戒烟限酒:吸烟会严重损害血管健康,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压也会在戒烟后逐渐得到改善。对于饮酒,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相当于男性白酒不超过一两,女性不超过半两)。

4.心理调节:学会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来缓解精神紧张。培养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绘画、阅读等,丰富生活,减轻心理负担。

5.定期测量与药物治疗

定期测量血压是及时发现血压异常的重要手段。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增加测量次数。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五、定期体检与监测

定期进行全面体检,除了测量血压外,还应检查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这些指标与血压密切相关,相互影响。通过综合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高血压并非由遗传完全决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主动调整生活方式,积极采取科学的控制方法,就能够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还能提升整体的健康水平,让我们远离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威胁,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单位:玉林市退役军人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高血压肾病恶化,血液透析如何扭转危局?
2025-07-06 北京科技报
高血压吃药就能好了吗?正确治疗你了解吗?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管控才科学 全科医生的建议了解一下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高血压吃药不规律有什么危害?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