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韦丹任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通常由于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引起气道壁的损伤和扩张,导致气道清除功能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痰液排出困难,尤其是痰液粘稠或量多时,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和肺部感染的风险。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良好的排痰护理同样是管理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支气管扩张症的基本认识
支气管扩张症由于气道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壁弹性和结构被破坏,气道逐渐扩张并丧失正常的清除功能。这使得患者在遭遇感染或炎症时,容易积聚过多的痰液,从而引发持续性的咳嗽、咳痰和反复的肺部感染。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咳嗽,尤其是早晨时分,患者经常感到喉咙有痰,并且痰液量大、粘稠。患者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
排痰护理的重要性
排痰是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的一项关键护理内容。由于患者气道的扩张,痰液常常无法自然排出,容易积聚在支气管内,形成黏稠的痰块,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还增加了细菌感染的风险。有效的排痰护理不仅能帮助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减轻气道堵塞的症状,还能减少肺部感染,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排痰护理的基本技巧
正确的咳嗽技巧:咳嗽是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清除痰液的重要途径。指导患者采用有效的咳嗽技巧,可以提高排痰的效率。建议患者在咳嗽时采取深呼吸,缓慢而深的吸气后,再用力咳嗽,以确保痰液能够有效排出。同时,要避免过度用力咳嗽,避免引发气道的二次损伤。
体位引流法: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利用重力帮助痰液向口腔方向移动。患者可以在床上采取侧卧、俯卧或半坐位等体位,每次5~10分钟,这样可以促进痰液的排出。需要注意的是,在体位引流过程中,患者应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调整体位,避免产生不适。
胸部物理治疗:如振动排痰法和胸部叩击法,是帮助患者排痰的重要手段。振动排痰法通过震动作用,帮助痰液从肺部气道向外排出。胸部叩击法则是通过用手掌的边缘敲击患者胸部的特定区域,形成振动波,帮助松动并排出气道内的痰液。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充足的水分摄入:痰液黏稠是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适量的水分摄入能够有效稀释痰液,降低其黏稠度,帮助痰液更容易地被排出。患者应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尤其是在干燥的环境中,水分的补充更显重要。每日至少应保证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量,具体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调整。
湿化空气:使用加湿器,以增加空气湿度,能帮助缓解呼吸道的干燥感,同时使痰液不容易干结,便于排出。保持室内湿度40%~60%,有助于改善呼吸道环境,减少痰液的黏性。
药物辅助治疗:除了物理方法,药物治疗也是支气管扩张症排痰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开具溶痰药物、支气管扩张药物或抗生素等,帮助缓解症状和促进痰液排出。例如,溶痰药物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被清除。而支气管扩张药物则可以改善气道的通畅性,帮助痰液排出。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或自行停药。
避免刺激性环境: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应避免接触二手烟、空气污染等有害环境,避免引起呼吸道进一步的刺激。这些因素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症状,还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进而加重病情。
支气管扩张症的排痰护理是治疗和缓解病症的关键环节,患者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采取适合自己的护理技巧,帮助有效清除痰液,减轻呼吸道负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药物治疗及必要的物理治疗也是支气管扩张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面的护理和科学的治疗,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在排痰过程中不仅需要科学的护理技巧,还需要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与长期坚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排痰护理,才能真正帮助患者战胜这一长期疾病,呼吸更加畅快,生活自由。
(单位: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