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宫颈健康三连问:糜烂不是病,HPV与癌的距离,筛查频率看这里
2025-04-0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5万

撰文/田艳静

近年来,宫颈健康话题备受关注,但围绕它的误解却从未停止。“宫颈糜烂需要赶紧治疗”“感染HPV就是要得宫颈癌”……这些说法让不少女性陷入焦虑。今天,我们就用科学视角拆解三个核心问题,带你读懂宫颈健康的真相。

一、宫颈糜烂:被误读多年的伪疾病

2008年,我国医学教材正式取消“宫颈糜烂”这一病名,将其更名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这个变化背后,是对宫颈生理现象的重新认知——所谓“糜烂”,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

宫颈由两种上皮细胞组成:靠近阴道的鳞状上皮(外观光滑)和靠近子宫的柱状上皮(外观呈红色颗粒状)。青春期后,受雌激素影响,柱状上皮会向外迁移,替代部分鳞状上皮,在检查时呈现出类似“糜烂”的红色区域。这种变化会随激素水平波动,比如妊娠期女性因雌激素升高,“糜烂”面积可能增大,绝经后又会自然回缩。

遗憾的是,仍有不少机构将其当作疾病,通过激光、冷冻等方式“治疗”。事实上,单纯的柱状上皮异位无需处理,只有伴随反复出血、分泌物异常时,才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炎症或其他病变。盲目治疗反而可能破坏宫颈正常结构,增加感染风险。

二、HPV感染≠宫颈癌,中间隔着漫长的博弈期

HPV(人乳头瘤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元凶,但感染HPV并不等于患上宫颈癌。目前已知的HPV亚型有200多种,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如6、11型)可能导致尖锐湿疣,高危型(如16、18型)则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其中16型和18型可引发70%以上的宫颈癌。

多数女性的HPV感染是暂时性的。研究显示,80%~90%的HPV感染会在1~2年内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HPV(超过12个月),才可能逐渐破坏宫颈细胞,经历“癌前病变”阶段(通常需要5~10年),最终少数会发展为宫颈癌。这个漫长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干预机会。

这里需要明确两个误区:一是认为“没有症状就没事”。HPV感染通常无明显症状,等到出现出血、疼痛等表现时,可能已发展至中晚期。二是过度恐惧HPV阳性。一次检查发现HPV阳性不必恐慌,可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观察病毒是否持续存在。

三、宫颈癌筛查:不同人群的时间计划表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通过筛查有效预防的癌症。我国指南推荐的筛查方案,会根据年龄和风险等级动态调整:

1.21~29岁:推荐每3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这个年龄段女性HPV感染多为暂时性,无需过度筛查,但要避免漏检。

2.30~65岁:有两种方案可选——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或每5年一次细胞学+HPV联合筛查(推荐优先选择联合筛查,敏感性更高)。

3.65岁以上:若过去10年筛查均为阴性,且无高级别病变病史,可停止筛查。

特殊人群需额外注意:接种过HPV疫苗者仍需按年龄进行常规筛查(疫苗无法覆盖所有高危亚型);有免疫缺陷、HIV感染、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缩短筛查间隔。

筛查结果异常并不意味着患癌。若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细胞或HPV阳性,医生可能会建议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组织活检,通过病理诊断明确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早期发现的癌前病变可通过leep刀、锥切等微创方式治愈,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写在最后:预防宫颈癌的三道防线

保护宫颈健康,需要构筑“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是接种HPV疫苗(9~45岁女性均可接种,越早接种保护效果越好);二级预防是定期筛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三级预防是对确诊患者进行规范治疗。

宫颈健康管理的核心,是用科学知识替代焦虑,用定期筛查替代侥幸心理。记住:宫颈糜烂不是病,HPV感染可清除,筛查是最好的“护身符”。愿每位女性都能读懂身体的信号,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单位:魏县人民医院,省市:河北省邯郸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宫颈炎的护理常识,你了解多少?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氢吗啡酮+丙泊酚:宫颈癌手术中的“舒适麻醉”组合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宫颈癌的治疗与预防你知道多少?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HPV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它和宫颈癌关系密切?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