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麻醉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5-04-1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万

撰文/谢冉冉

手术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麻醉药物的帮助。它们通过调控神经系统活动,让患者在手术中免受疼痛和紧张的折磨,被称为医学中的“无声守护者”。然而,很多人对麻醉的原理仍然陌生,甚至存在一些误解。麻醉药物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它们为何能让人暂时“睡着”,又能在手术后逐渐恢复?本文将带您一探麻醉药物的奥秘。

麻醉的本质与药物作用基础

麻醉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它让手术从“人间酷刑”变成可耐受的治疗手段。麻醉药物的本质作用在于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电活动,暂时阻断疼痛传导或改变意识状态。人体的神经细胞会通过电信号和化学递质的相互作用,将疼痛、触觉或其他感觉从外周传递到大脑,再由大脑处理并产生感受。麻醉药物通过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或受体,抑制这些电信号的产生或传递,从而让患者在手术中感受不到疼痛,甚至失去意识。不同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控,决定了麻醉的深度和范围。有的药物只让局部失去感觉,有的则让整个中枢神经系统进入“休眠”状态。麻醉的可逆性也十分关键,它确保了药物代谢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神经活动,重新获得意识和感觉。

全身麻醉:让大脑“进入休眠”

全身麻醉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麻醉方式,常用于大型手术。它的核心机制在于让患者暂时失去意识,并阻断全身的痛觉感受。全身麻醉药物通常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给药。静脉麻醉药物进入血液后,会快速到达大脑,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大脑皮层和丘脑的活动,使患者在短时间内陷入睡眠样状态。而吸入麻醉剂则通过呼吸进入肺部,再进入血液循环,逐渐抑制大脑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全身麻醉不仅阻断痛觉,还会影响肌肉张力和自主反射,让手术环境更安全和稳定。药物的作用机制涉及多个受体,例如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增强,能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部分药物则通过阻断谷氨酸受体,减少兴奋性信号的传递。这种多靶点的综合作用,使得全身麻醉不仅让患者“睡着”,更确保了在手术过程中不会产生痛苦或记忆。当药物停用或代谢排出后,神经活动逐渐恢复,患者便会重新苏醒。

局部麻醉:让疼痛“止步于局部”

局部麻醉的原理与全身麻醉不同,它并不影响患者的意识,而是通过作用于神经纤维,阻断特定区域的疼痛传导。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等,主要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神经信号无法顺利传递到大脑时,患者就不会感受到该区域的疼痛。局麻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副作用相对较少,而且患者能够保持清醒,避免了全身麻醉可能带来的心肺功能抑制风险。常见的局麻方式包括表面麻醉、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原理都是药物局部作用于神经,使该区域失去感觉而不影响全身。局麻在小手术、牙科操作、产科镇痛中广泛应用,它的出现极大提高了患者手术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局麻药物过量可能进入血液循环,产生毒性反应,因此麻醉医生会严格控制剂量与范围,确保药物只在目标区域起效。

辅助药物与现代麻醉管理

现代麻醉不单纯依赖一种药物,而是综合运用多种药物以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全身麻醉过程中,除了主要的麻醉药物,还会配合镇痛药、肌肉松弛剂以及抗焦虑药。镇痛药增强了对疼痛的控制,减少术中和术后的不适;肌肉松弛剂能够帮助外科医生更顺利地操作,如在腹部或胸部手术中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而抗焦虑药则能让患者在术前更加放松,避免紧张带来的血压和心率波动。

麻醉药物之所以神奇,就在于它们能够通过精确调控神经活动,让人体暂时摆脱痛苦而保持安全状态。从全身麻醉到局部麻醉,再到多药联合的综合管理,麻醉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外科手术成为可能。对于患者而言,理解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不仅能消除恐惧,还能增强对手术与麻醉过程的配合度。可以说,麻醉是现代医学的“隐形守护者”,它以科学原理和精细操作,默默守护着手术台上的每一位患者。

(单位: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省市:广东省云浮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推荐阅读
麻醉药会上瘾吗?真相其实很温和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麻醉药物会影响记忆力吗?
2024-12-16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