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走路时膝盖发出声音,这是不是关节的警报?——揭开膝关节噪音背后的真相
2025-04-1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3万

撰文/马石庭

李叔退休后每天坚持晨练,但最近他发现,走路或上下楼梯时,膝盖总会发出“咔嚓”“咯噔”的声音。有时候声音很响,周围的人都能听见。虽然平时不怎么疼,但他心里不免打鼓:“这是不是关节出问题的信号?会不会以后走不动路了?”其实,膝关节发出声音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它背后的原因有多种,有的完全正常,有的则需要警惕。

膝盖为什么会“响”

膝盖是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由股骨、胫骨、髌骨三块骨头及韧带、半月板、软骨等结构组成,外层还有关节囊和滑膜保护。我们走路、跑步、蹲起时,这些结构协同运作,有时会发出声音。常见原因包括:气泡破裂——关节腔内的滑液含有气体,活动时压力变化使气体聚合、破裂,发出类似掰手指的“咔”声,属正常现象;韧带或肌腱弹动——运动中,韧带或肌腱偶尔会滑过骨突,发出弹动声,多见于动作幅度大或姿势变化快时;关节面摩擦——软骨像润滑垫保护骨面,若磨损变薄,骨面直接摩擦会产生粗糙的“咯噔”声;半月板损伤——受伤后半月板可能卡住关节活动轨迹,伴随明显的声音和卡顿感。

哪些膝盖声音是正常的

如果你的膝盖发出声音,但没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而且在活动一段时间后声音会减轻,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年轻人、体型较瘦的人,更容易听到关节“咔嚓”声,因为他们的软组织薄,声音传导更明显。运动后、关节腔气泡增多,声音也可能更频繁。这种“偶尔响、没疼痛”的情况,一般不用过于担心。但如果你是久坐人群、运动量偏少,偶尔活动膝盖出现轻微“咔嗒”声,反而说明关节需要“热身”。

需要警惕的膝盖噪音信号

伴随疼痛或肿胀:关节发声同时出现酸痛、刺痛或膝盖明显肿大,提示关节内可能有炎症或损伤。

活动受限:膝盖卡住、伸不直或弯不下去,多见于半月板损伤或关节内结构卡顿。

持续加重:从偶尔发声发展到几乎每次活动都有响声,而且伴随不适,需警惕软骨磨损或早期骨关节炎。

伴有关节变形:如O型腿、X型腿逐渐明显,可能提示关节结构已经受到影响。

常见的病理原因

软骨退化:膝关节软骨像海绵一样光滑有弹性,能吸收震荡、减少摩擦。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高强度负重,软骨会逐渐磨损变薄,失去光滑的表面,运动时骨面摩擦产生声音,并伴有酸胀或僵硬感。

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是膝关节的“减震垫”,受伤后可能在关节运动轨迹中卡住,产生“咯噔”声,常伴膝盖锁住或突然疼痛,多见于运动损伤或突然扭转。

髌股关节紊乱:髌骨活动轨迹不顺畅,摩擦关节面时会有声音,常见于长时间上下楼梯、跑步或深蹲训练的人群。

滑膜炎:关节内滑膜受刺激分泌增多,导致关节间隙改变,活动时可能发出声音,并伴有肿胀、热感。

如何保护膝关节,减少“响”的风险

适度运动:关节需要活动来保持滑液循环,但过量运动会加速磨损。快走、游泳、骑车等低冲击运动适合保护膝关节。避免长时间跑跳、负重蹲起。

控制体重:膝盖承受的压力与体重直接相关。每增加1公斤体重,走路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可能增加3倍。控制体重能显著减轻膝盖负担。

注意姿势:上下楼梯、蹲起时尽量放慢动作,避免突然发力或膝盖过度弯曲。搬重物时用大腿力量而不是膝关节硬撑。

及时康复训练:如果膝盖已经出现轻微不适,可以做股四头肌和臀部肌群的力量训练,增强关节稳定性。训练时以无痛范围为原则。

合理休息:长时间走路或运动后,给膝盖足够的休息时间。可以用温热毛巾敷在膝盖周围促进血液循环。

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

声音伴随持续性疼痛或肿胀;膝盖活动受限或突然卡住;声音越来越频繁且伴有不适;曾有外伤史,之后声音明显增加。医生会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如X光、核磁共振)来判断是否需要药物、康复训练或手术治疗。

膝盖的声音并不等于疾病的“宣判书”。它有可能只是气泡破裂的轻微回响,也可能是软骨摩擦的警告信号。判断它是“正常背景音”还是“求救信号”,关键要看是否伴随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异常表现。懂得倾听膝盖的“声音”,并用科学的方法保护它,就能让这个重要的关节陪伴你走得更稳、更久。

(单位:贺州市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